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宋屋褒忠祠打醮之醮台

宋屋褒忠祠打醮之醮台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宋屋褒忠祠打醮之醮台

到了明末所撰的《正字通》中,「醮」字的知釋更顯醮和道教的關係:「凡僧道設壇祈禱曰醮。」明代之後,民間醮典已不一定和道教有關。醮是禱神的祭禮,原來的意思是「祭神」,道教盛行後,乃逐漸發展成為由道士、僧人為媒介向神祝禱、禳除災祟和許願酬謝的祭禮儀式。客家庄廟宇興建、重建或是大規模的整修於竣工時,必定選個良辰吉日舉行「慶成福醮」的祭典儀式,即大家所熟知的「打醮」祭典。平鎮褒忠祠「打醮」,儀式非常繁複且年代已久,民國6211(癸丑)褒忠祠正殿修建和增設廣場水池完成,照片即為當時景象,三川殿前是一口有圍欄的噴水池,但是此水池在民國78(1989)修建時拆除,改成平坦寬敞廟埕。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宋屋褒忠祠打醮之醮台 / 撰寫者:余金龍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30887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余金龍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