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5年的指南宮

1965年的指南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照片約攝於民國54年(1965),是黃春發 、楊櫻夫妻一家於過年期間到指南宮的祭拜合照。楊櫻一家人住在羅斯福路近古亭地區,民間信仰其實沒有認真區分佛教與道教,過年時期到指南宮祈求平安,是全家的儀式。位於現今木柵地區的指南宮從十九世紀末的清朝,即跟著移民從中國的呂純陽先祖分靈到台灣,道教的色彩濃厚,為吸收信眾打底信仰的根基,不斷擴建成儒道釋三教合流的宫廟,建立起最早供奉呂祖的純陽寶殿(道教)、大成殿(儒教,信奉孔子)、凌霄寶殿(道教,信奉玉皇大帝、三清道祖)、大雄寶殿(佛教,信奉釋迦牟尼佛)、地藏王寶殿(民間信仰、侍奉地藏王),納流了漢人移民不同的民間信仰,也成為早期台北、新北居民的信仰中心。照片提供者黃淑女記憶道,小時候每年過年到指南宮拜神求平安,走上階梯的沿道都是乞食的流浪漢,在民國69年(1980)後台灣經濟起飛茁壯的年代,這樣的景況也消失了。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1965年的指南宮 / 撰寫者:張蕙雯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30842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張蕙雯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