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通臺北的公路隧道

基隆通臺北的公路隧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基隆通臺北的公路隧道

  「基隆通臺北的公路隧道」於1928年(大正17年)通車,此山洞縱貫基隆到臺北,自基隆穿越兩座山洞即達八堵。另一條基隆與台北互通的道路為1898年(明治31年)以基隆為起點,穿越竹仔寮隧道直達八堵的縱貫鐵路,此隧道與鐵路沿基隆水系之一的石硬港並行,為日治時期基隆與台北連接的重要通道。


  基隆屬多山的港市,從奠濟宮廟口到愛三路底轉角處一帶俗稱「少將腳」,因日治時期基隆要塞司令官底在山頂,故將山麓稱為「少將腳」。自少將腳往港口方向的愛三路,街道寬闊,商家櫛比鱗次,為基隆在地人長期主要商業區。沿少將腳往南榮路,即會經過石硬港。


  位於基隆與八堵間的暖暖開發較基隆更早,因此暖暖具有基隆市最古的老街,在1927年(昭和1年)所創設的「基隆中學校」,藉著鐵路之便,學生來自基隆、臺北、宜蘭等地,為桃園以北唯一日台籍學生同校的中等學府。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148999
所在地-經度
121.773682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李欽賢,2001年4月。《基隆美術史》,頁:7。基隆市:基隆市政府。李欽賢於1999年拍攝   //   【參考書目】 李欽賢,2001年4月。《基隆美術史》,頁:5-7。基隆市:基隆市政府。黃家怡於2019年7月2日引述編撰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戰後時期
撰寫者
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