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56年基隆市區圖〉

〈1956年基隆市區圖〉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1956年基隆市區圖〉

  〈基隆市區圖〉,於1956年(民國45年)12月繪製,繪製對象,為基隆港週邊街道,比例尺約為1/16667。由基隆市文獻委員會繪製。

 

  〈基隆市區圖〉,左上方註有指北方向,右下方則詳列區界、鐵路、市政府、區公所、學校等圖例說明。

 

  其中,橫紋線表示的瓦屋、棋盤式密集的道路網,集中在基隆港週邊,顯示出其港都城市、靠海經濟的民生脈絡,人口大量集中於基隆港週邊的仁愛區、中正區、中山區,被樹木、草地包圍的這裡,是基隆市最繁榮的區域。

 

  〈基隆市區圖〉,將港邊路名都標示得鉅細靡遺。此市街格局,為日治時期規劃。當時現屬仁愛區的大基隆、中正區的小基隆,經過市區改正計畫,將傳統擁擠、容易有爆發傳染病風險的市街,規劃成平行海岸線的棋盤式街道。

 

  而原本曲折的基隆港岸,也在5期築港工程下,透過挖鑿、填築海埔新生地等方式,將港岸線拉至平直。

 

  至於,鐵路從基隆火車站向上延伸,達基隆港埠,向下則分為向臺北、宜蘭2路,顯示當時海運轉陸運的運輸途徑。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1956年基隆市區圖〉 / 撰寫者: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02530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朱仲西,1958年4月。《基隆市年鑑──第一輯》,頁:例言後圖1。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1.朱仲西,1958年4月。《基隆市年鑑──第一輯》,頁:例言後圖1。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8月13日引述編撰 2. 安嘉芳等,2004年6月。《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44-45。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8月13日引述編撰 3. 安嘉芳等,2004年6月。《基隆市老照片調查成果報告書》,頁:11-13。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丘國宣於2019年8月13日引述編撰 4. 陳世一,2003年12月。《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31-43。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8月13日引述編撰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創作者
基隆市文獻委員會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56/12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媒體類型
圖稿
材質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