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立文化中心設置「暖暖古今名人碑林」,位於暖暖安德宮廣場兩側,為基隆市政府與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所籌建。昔日暖暖文風鼎盛,名家輩出,為保存珍貴文化,故設立暖暖古今名人碑林,彰顯先賢事蹟,並供後人追念。
古今名人碑林邀請書法名家李普同、張炳煌、蔣孟樑、鄭百福、廖禎祥、施展民、潘慶忠、張明萊、周添文、李純甫等人揮毫,由基隆詩學會理事長蔣孟良先生篆刻,記載有抗法英雄周玉謙,唯一武舉人王廷理、善詩文者王溥、周植夫、何崇嶽、陳其寅,和西畫家倪蔣懷等古今名人。
1794年(乾隆59年)時,一名商人自福建移民臺灣,帶有媽祖、清水祖師及保儀大夫三尊神像,祈求一切平安。後來定居暖暖,隨著交通運輸發展,暖暖人口增加,前來朝拜者亦增,因神像放置家中祭拜不便,於是附近居民於1801年(嘉慶6年)集資建造安德宮,主祭天上聖母媽祖。在1853年(咸豐3年)廟宇重新整修,將原本的木柱改為石柱。光緒年間地方聞人周玉謙捐款鋪設石板地面,日治時期聘雕刻師美化石柱。1957年(民國46年)廟中樑木因腐朽折斷,後改建為鋼筋水泥的廟身。
安德宮兩邊門上有一副對聯,左為「筆山拱北」,右為「谿水流東」,指暖暖溪注入基隆河時方向突然朝東流;暖暖街有一句俗諺曰:「水流東,吃未空。」表示溪水朝東流,這裡的人財源就會滾滾而來。深具在地性的對聯,與具有歷史意義和文化精神的安德宮,為暖暖地區的信仰中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