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雅石形、色、質〉,為一關於「賞玩石頭」的論述文章,收錄於《造化天地之神奇──基隆河流域源起暨黃蠟石特展》中,隨書出版於1998年(民國87年)9月。
本文內容說明,東方文化的賞玩藝術,並不侷限在書茶墨畫上,另有一批收藏家喜愛品玩「石頭」,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玉石」賞玩。凡形有「具象」或「抽象」或與人能「心靈共鳴」且色美質佳,不經人工雕琢修飾之天然石者,我們稱之「雅石」,日本賞石界稱之「水石」,韓國賞石界稱之「壽石」,中國賞石界稱之「奇石」。
形,即指賞石是一種象之縮影,是自然的,依縮影之「象」分為具象石(寫實)、抽象石(寫意)、心石(心靈之石)。
色,即指雅石色澤以深色系列,具有穩重、古樸為佳;而在雅石的顏色表達上,尤需注意色彩調和、整體美,更要避免「濁而滯」、「艷而俗」。雅石常在手中撫摸盤玩、色澤會更顯得古色古香。
質,可分硬度、密度、質感、石肌4個部份研判。
而「形」、「色」、「質」,為雅石界所稱「3要素」。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