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門天險

海門天險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海門天險」照片,拍攝時間應為清治、日治時期,拍攝地點在今基隆市中正區的二沙灣砲台。老照片中,在基隆港邊、平房群後,可以看到從山下到山上的斜坡道、城門。

 

  海門天險,意指「扼守內海口門,遙控外海口門」,1840年(道光20年)鴉片戰爭爆發,為了防禦英軍侵臺,臺灣兵備道姚瑩建二沙灣砲台,並在工事期間,在城門上題下「海門天險」4字。

 

  據〈臺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奏稿紀錄,二沙灣砲台為姚瑩於1840年(道光20年)所建;然與《法軍侵台始末》之紀錄相比對,卻又有所出入,在《法軍侵台始末》的現場繪圖可發現二沙灣砲台位於海邊,而非現址。今日二沙灣砲台遺址,應為1884年(光緒10年)劉銘傳為加強基隆防務所建立。

 

  二沙灣砲台為有雉堞設計的中國式城牆建築,依海岸線形貌與地形高低起伏而建,在鴉片戰爭和清法戰爭時,位於海邊的二沙灣砲台發揮了強大的防禦威力;劉銘傳在改建時,則將砲台位置從海邊提高到山上。城門上「海門天險」的石匾,可能是當時遷移至山上的。

 

  劉銘傳對原本的二沙灣砲台曾提出:「勢居低下,且在口門以內,不能遠擊敵船」,說明了二沙灣砲台本坐落海邊,而劉銘傳改建於山崗上的防禦砲台,可看見基隆港域內的船隻,有天然地形掩護砲台,並與社寮砲台、白米甕砲台構成鐵三角防禦網,增強基隆港的防衛。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海門天險 / 撰寫者: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0220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黃興隆,2004年12月。《基隆古蹟風華再現》,頁:38-39。基隆市:基隆市政府。黃興隆、徐鳳蘭提供   //   【參考書目】 黃興隆,2004年12月。《基隆文獻13:基隆古蹟風華再現》,頁:32-42。基隆市:基隆市政府。黃家怡於2019年7月2日引述編撰
撰寫者
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
貢獻者
印刷
台彩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美編
賴盈佑

編審
許廷郡、張福隆、林振興、郭文勇、陳明坤

編撰
黃興隆
創作者
黃興隆、徐鳳蘭(提供)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年代不明
ISBN
957-01-9019-1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基隆市政府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清治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