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造船公司

臺灣造船公司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灣造船公司」,在1948年(民國37年)3月改組成立。其前身為1946年(民國35年)5月成立的臺灣機械造船有限公司(由臺灣船渠株式會社、高雄株式會社臺灣鐵工所2者合併組織),由臺灣機械造船有限公司當時劃分改組為「臺灣造船公司」、與臺灣機械公司。

 

  「臺灣造船公司」成立後,乃積極擴充,增加設備。計向中央造船公司籌備處租用日本賠償機器50部,在臺灣配得日本賠償機器3,000餘體積噸,其中包括空氣壓縮機,衝孔機,製鉚釘機,大型車床,曲軸車床,鉋邊機,變壓器,抽水機,高週率電爐等。

 

  「臺灣造船公司」當時一面打撈附近沉船,將沉沒於第一號25,000噸船塢口的定州輪打撈,使大型船隻得以入場;一面增建廠房,開闢修船碼頭約長1,000呎,並疏濬船道至水深18呎,再利用舊鐵駁輪2艘、改裝成工作船,使修船能力增加,至1952年(民國41年),修船能力已較6年前增加50%。

 

  至於造船業務,就當時設備,可建造2,000噸以下的船隻。

 

  1978年(民國67年)1月,「臺灣造船公司」合併改組成「中國造船公司」。2007年(民國96年)3月,「中國造船公司」更名為「臺灣國際造船公司」。

 

  基隆自從漁業沒落以後,造船業也跟著走下坡。基隆港較大的船舶,如果故障、損壞,經常都會拖到對岸的中國修理,因為價格便宜好幾倍。這也導致臺灣各地的修造船廠,陸續到廈門、福州等地開設修造船廠。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別名
中國造船公司;臺灣國際造船公司;臺船公司
e-mail
1588@csbcnet.com.tw
聯絡地-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和一路224號(基隆廠區)
聯絡地-緯度
25.1556229
聯絡地-經度
121.7623139
聯絡電話
(02) 2463-1021 (基隆廠區)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林鴻標,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頁:1。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基隆文化局提供   //   【參考書目】 1.林鴻標,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七種:工礦篇》,頁:1-3。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7月23日引述編撰 2. 陳世一,2003年12月。《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109-110。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7月23日引述編撰
創辦日期
1948-03-01
創辦地-地址
基隆市
創辦地-緯度
25.1276033
創辦地-經度
121.7391833
統一編號
04695235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