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港「危險品過駁碼頭」,前身為仙洞淺水碼頭,1951年(民國40年)開工改建,年底即完成,位於外港仙洞小防波堤之內,在當時港務局仙洞材料廠東方,仙洞獨立山北方、及向北延長855公尺處。
基隆港「危險品過駁碼頭」,岸壁低水位以下,用混凝土方塊疊砌而成;低水位以上,澆築混凝土,壁後填充大石塊,並分別以小石子塞實縫隙,上築混凝土岸面,再後為石子碼頭面。
岸壁頂每隔48公尺,設曲頸繫船柱1支;岸面離壁面3公尺處,每隔16公尺則設置立繫船柱1支;壁面每隔5公尺,裝繫船環1枚;壁前裝有護舷木,乃18x15公分浸油美松製成。縱向2條上、下中心相距7公寸,縱向每隔1.6公尺,加豎護舷木1支,以其加固縱向護舷木。
仙洞淺水碼頭,從1941年(昭和16年)開工,因戰事而於1944年(昭和19年)9月停工,為砂石塊擁壁式岸壁。因海岸線地盤高低不同,都以拋石為基礎,放置ㄈ型混凝土方塊擁壁式岸壁,附設防舷木材,背後以仙洞大隧道開鑿時的石土填築海埔地。
基隆港「危險品過駁碼頭」,基隆港務局於1951年(民國40年)完工後,同年於碼頭上興建危險品倉庫1棟,分隔為2大倉間,提供危險品貨物貯放空間;並在其旁建辦公室兼宿舍1棟,以供辦公、住宿之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