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壓歲錢

壓歲錢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吃過年夜飯之後,接著要發「壓歲錢」,小孩子一年到頭最期待這時刻。壓歲錢又稱過年錢,一般是年長者發給年幼者,用紅包袋裝著,多少不拘。一般來說,成年人開始賺錢,就不再領取長輩的壓歲錢,且要開始發紅包給長輩和晚輩,但是臺灣有些傳統的家庭長輩一定要一一發紅包給晚輩,晚輩再回包給長輩,特別是父母親,通常孩子回包的總是比父母包給孩子的多上一、兩倍,甚至更多,紅包金額數量,往往反映著社會景氣與否,年輕人賺得多,出手也比較闊,多一點錢孝順父母,感謝父母養育之恩。 發壓歲錢有一定的禮俗,通常家中最年長的長輩尊坐廳堂上,晚輩們各個在一旁等候喚名,叫到名字的人趨前領壓歲錢,並向長輩恭賀。雖然社會一直變遷,但是壓歲錢是一定要發的,因為「壓」有壓制的意思,把所有的衰事鎮壓,以祈歲歲平安、萬事如意。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許玉青
創作日期
拍攝日期:2007丁亥豬年除夕
全集/系列名
臺灣節慶之美專題網站
相關地點
台北
地點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緯度
25.0316
經度
121.51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