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李氏家傳治新、舊跌打損傷藥方

李氏家傳治新、舊跌打損傷藥方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李氏家傳治新、舊跌打損傷藥方

圖為李宜勤校長家中常備藥方,此為適用於跌打損傷者。若有受傷者,李校長會依此藥方幫人治療,乃義務服務性質,其女兒則扮演藥童及助手的角色。茲摘錄部分內容如下:一、治打新傷,五六七月通用,藥材包括澤蘭、紅花、桃仁、想思、熊膽、山羊血、三七、牡丹皮、姜黃等。二、治久積打傷正、拾月可用,藥材包括澤蘭、別甲、莪朮、三稜、檳榔、山羊血、木香、丹皮、牙皂、想思、虎骨、肉桂、薄荷、紅花、川烏、川三七等。三、治久積打傷二、九月可用,熊膽、莪朮、三稜、五加皮、檳榔、山羊血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李氏家傳治新、舊跌打損傷藥方 / 撰寫者:黃學堂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台東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0168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台東縣政府文化處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5-3226-5:臺東民間手稿圖錄(2017,黃學堂,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臺東縣政府),頁343。
撰寫者
黃學堂
貢獻者
創作者
李宜勤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出版者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