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潮間帶常見螺貝類之一,吃起來口感帶辣,故馬祖當地人稱為「辣螺」,台灣人則稱之為「苦螺」,然而其真正學名為「岩螺」。早期生態資源較為豐富,辣螺會群聚生長,故一次挖採,即能快速採集裝滿半個麻布袋。早年為了便於保存,會將辣螺螺殼敲碎,以鹽醃漬,約一個月的時間後即可食用。然而其醃漬的鹹度可比醃蘿蔔乾,甚至有吃一口耳朵就紅了的程度,故為了緩和其鹹度,一般會沾白醋食用。早期社會濟條件較差,螺貝就成為了馬祖地區主要的蛋白質攝取來源。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