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的所在地是位於關西鎮南山里得月樓門口,拍攝時間是1961年代(民國50年代)。羅奕盛率四子秀俊等來台,後生有十一子,但二子夭折,故為九如派。至於羅維齊則早在乾隆初年已入墾淡水一帶,並非如前述五欽九如兩派於中港(今竹南鎮)上陸後,即前來關係拓墾。至道光年間,淡水地區閩粵關係緊張,維齊第三代之振祿與振富兄弟轉來上南片,投靠九如派下羅家。光緒年間,祿富派羅家至羅碧玉時代,家產頗有積蓄,反之,五欽九如派下則因吸食鴉片惡習,家產衰退,祿富派因此擁有大部分上南片土地。日治時期,羅碧玉在本區創設臺灣紅茶公司,一躍成為臺灣重要紅茶出口地,是關西羅家歷史的最高峰。碧玉建造得月樓,新埔藍華峰題字,成為羅家提供文人聚會及教育後代的場所,亦即所謂羅家書院。光復後,實施耕者有其田,祿富派由五欽九如佃耕的田園,因此又放領回欽如兩派。祿富派後來則與亞洲水泥公司合作,成立玉山石礦廠,投入水泥產業,直至近來才停產。羅家在關西算是家大業大,子孫開枝散葉,許多人後續都到台北去發展,假日偶而有空才回來。除了台北,包括桃園、中壢、龍潭一帶等地區也都有後代落腳發展,各有一片天。在上南片的羅家聚落,其實共有五大房,也有五處主體式的三合院,有些隱藏在樹林中不容易被看見,而有對外開放的目前僅有羅屋書院,其他都是還有住戶在當地生活著。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