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明紅田嬰歌謠

清明紅田嬰歌謠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臺灣有一首關於清明的童謠「紅田嬰」,「田嬰」就是蜻蜓,諺語說:「田嬰若結堆(成群),戴笠仔穿棕簑」,蜻蜓低飛時,表示天快下雨了,而「清明時節雨紛紛」,故清明掃墓時容易看到蜻蜓成群飛舞,也許這首童謠想描述的就是這個景象:「紅田嬰,紅碰碰(顏色紅通通),騎牛騎馬去培墓。大兄排紅龜,二兄排牲禮,三兄燒香與點火,飼牛囝仔(放牛的孩子)圍來乞墓粿:墓粿分無夠(不夠分),豆干鴨卵提來湊(拿來湊數)。」 在臺灣現代新創歌詞中,「田嬰」或「蜻蜓」則象徵對童年美好時光的緬懷,如澎恰恰〈田嬰〉唱出回憶:「滿天的彩霞,田嬰歇治彼(在那裡停歇)。望你擱再四界飛(四處飛),紅了半屏天(半邊天),望你擱再自由飛,這是咱細漢(小孩)的時候,尚美(最美)的記憶。」而李子恆作詞,小虎隊演唱的〈紅蜻蜓〉:「紅色的蜻蜓是我小時候的小小英雄,多希望有一天能和牠一起飛。當煩惱越來越多,玻璃彈珠越來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的長大了。紅色的蜻蜓曾幾何時,也在我歲月慢慢不見了。」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料庫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家文化資料庫
創作者
許玉青
創作日期
拍攝日期:2007.11.26
全集/系列名
臺灣節慶之美專題網站
相關地點
美國波士頓
地點名稱
國立歷史博物館
緯度
25.0316
經度
121.51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