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莉莉水果店

跟莉莉水果店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莉莉水果店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莉莉水果店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莉莉水果店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莉莉水果店有關的相片,第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創立於1947年的「莉莉水果店」以銷售各式新鮮水果及冰品聞名,創店之前,第一代李澤於1920年在臺南市南門市場賣青菜、水果起家,1946年,召集同業成立「南台物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臺灣青果株式會社台南支店),1947年於府前路現址開設水果店兼賣麵,當時是最早使用果汁機、販售新鮮果汁的店。1957年,竹仔厝改建為今貌,原本無名的店面,也以長女小名「莉莉」為名,正式掛上「莉莉水果店」招牌。
莉莉水果店創業之初,賣水果兼賣擔仔麵,更長達13年提供「月結包飯」服務,每月溫飽上百名出外人三餐,這段緣由要從地理位置說起:
莉莉水果店鄰近南門路、忠義路和永福路,日治時期集結了臺南州廳(今臺灣文學館)、林百貨、日本勸業銀行(今土地銀行)、臺南神社、南門尋常小學校(今建興國中)、愛國婦人會館等和日人宿舍群,日本戰敗後,這些地方也成為公家單位、公家宿舍,許多外地人隻身到臺南工作、求學,當時因無自助餐,常來吃麵的常客就近向老闆娘李張罔腰請託包月供應飯菜,就此展開大鍋飯日子,至1960年才畫下句點。
第二代長子李悉木退伍成家後接管店務,專心賣水果,同時也在這個階段開始賣剉冰、水果切盤等,前後長達30年歲月,1992年李悉木因中風退休,由五弟李文雄夫婦接掌店務。
李文雄(1949年生)原本在南臺批發市場做承銷商,曾任臺南市青果商業同業公會第6、7屆理事長。1992年接手莉莉迄今,致力於提升莉莉水果店的文化內涵,除了改造店面,1999年更自費印製《莉莉水果有約》月刊,內文介紹水果、老照片的故事、臺灣俗語、府城藝文活動等,每期印行2,000份供免費索閱,回響熱烈,曾一度增印至4,000份。
李文雄同時也是在地文史工作者,長期關注府城文史、老樹,極具人文情懷,致力推動文化保存工作。他更致力推展臺灣水果,將12種臺灣本土水果和聖經裡頭闡述的道德、聖潔、真理等進行連結,是一家有故事亦有內涵的水果店。
目前第三代、李文雄長子李胤叡也在店裡幫忙,李文雄已有計畫地將店務慢慢放手,將家業交給年輕一輩繼承。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9號
可容納人數
30-40人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989056
所在地-經度
120.204146
是否開放
開放時間說明
週一公休
電話
06-213-7522
參考資料
臺南南門市場:日治時期的日本人主要活動範圍從臺南警察署(今臺南美術館一館)到附近臺南州廳(今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南州會、林百貨、日本勸業銀行(今土地銀行)、臺南神社、愛國婦人會館、臺南南門尋常小學校(建興國中)及日本人宿舍群等,日本人為求購物方便,1931年在南門小學和愛國婦人會館之間,興建佔地約200坪的南門市場,因為主要客戶都是日本人,入內設攤者均需懂日文。
現況
正常營業,第三代接手幫忙中
時間分期
1947
交通方式
機車、開車、公車
撰寫者
曹婷婷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