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心軒素食喜餅

跟天心軒素食喜餅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天心軒素食喜餅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天心軒素食喜餅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天心軒素食喜餅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天心軒餅舖第一代吳瓊楠(人稱「楠仔師」),小學畢業後便到餅舖當學徒,學習麵包西點製作,學成後曾於臺南府城上海老大房等數家知名食品行、餅舖擔任師傅,先後於關廟以及宮後街自家製作糕餅(約1949年啟業),再批發給附近水仙宮市場的攤商零售,約於民國67年(1978)左右搬遷至今址開設「天心軒」。
由於吳瓊楠為虔誠佛教徒,加上創業之初資本窘困,自知無法與其他同業角力,遂專營純素食糕餅以及年節應景食品,在當時糕餅業可謂大膽創舉,既為茹素吃齋的顧客帶來便利,也區隔出市場定位,然而卻因當時素食市場仍小,而度過一段慘澹艱辛的初創時期。
吳瓊楠育有一子四女,約民國79年(1990)左右將餅舖交由長子吳文熊與媳婦陳淑訓兩夫妻打理,為因應市場形形色色顧客的需求、鞏固客源,逐漸增加糕餅品項,而為突破素食糕餅有限的食材,更透過調整原料比例改良口味或口感,並堅持自行熬製餡料,以確保糕餅品質。
隨著經濟起飛與時代變遷,素食人口漸增,天心軒也開啟接單訂製的經營模式,在第二代吳文熊夫妻勤於研發,並秉持嚴謹的製作工序下,目前店內所製的壽桃、餅皮牲醴、香餅等以皮軟餡香成為招牌糕點,更靠著真材實料與好口碑於競爭激烈的糕餅業中自成一格,培養穩定客源。
儘管天心軒位於菜市場一隅的小巷中,在第二代胼手胝足、戮力經營下,生意更興,目前除菜市場顧客為主力客群外,也供應不少寺院、齋堂與佛教團體,如開元寺、佛光山、法鼓山等祭祀法會的素食糕點。如今第三代吳宗勳、吳宗韋兄弟也投入自家餅業,畢業於高雄餐旅學院(2010年改制為高雄餐旅大學)的吳宗勳更因受過西點烘焙的專業教育背景,未來也希望融入所學,能為天心軒帶來創新。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天心軒素食喜餅 / 撰寫者:張耘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9819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123-5號
別名
天心軒餅舖
可容納人數
市場攤位,人數不限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996632
所在地-經度
120.198477
是否開放
開放時間說明
週一至週日
電話
06-224-6289
所在地-名稱
水仙宮市場
現況
正常營業,傳承至第三代
資料來源
撰寫者田野調查
時間分期
約1949
交通方式
汽車、機車、公車、步行
撰寫者
張耘書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