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福鳴齋工藝社

跟福鳴齋工藝社有關的相片,共5張
跟福鳴齋工藝社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福鳴齋工藝社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福鳴齋工藝社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福鳴齋工藝社有關的相片,第4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福鳴齋工藝社前身為林祿官所創設的福鳴齋琴鋪,是當時臺南地區唯一的國樂樂器行,林祿官祖籍為中國福州林森縣,在福州時就從事二胡、月琴、三弦等樂器及鼓的製作行業,日昭和3年(1928)來臺創業,至今(2019)已有91年歷史。由於生活風俗的改變,以及進口低價樂器的衝擊,1982年開始以製鼓為主要經營項目,目前已傳承至第四代(林祿官(1892-1965)→林國瀛(1935-)→林存元(1961-)→林漢偉(1992-))。

林祿官除了會製作樂器,也喜歡傳統音樂與戲曲,也吸引了同鄉同好成為好友,舉凡福州戲、潮州戲、北管、南管各個領域的樂友都常來店裡以樂會友,交流感情,耳濡目染之下也影響了林家的人,林祿官、林國瀛、林存元祖孫三代都有愛樂的心與絕佳的音感,喜歡傳統音樂。林存元國小時就跟著父親林國瀛學二胡,念臺南高工時期參加國樂社,目前是臺南市孔廟以成書院的樂生,經常演奏、推廣雅樂十三音。退伍後開始跟著父親學習製鼓技藝繼承家業。現懸掛於日月潭慈恩塔前鼓亭上的5尺大鼓,即出自林存元的巧手。

製鼓的工序十分繁複,講究的是真材實料的選用與紮實的製作經驗與火候,福鳴齋製作的鼓,常見於南臺灣宮廟、宋江陣、獅陣及小法科儀等演出,歷時數十年仍音質優美響亮,是品質的保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46號
可容納人數
10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994486
所在地-經度
120.205149
是否開放
開放時間說明
週日為11:00-21:00
電話
06-223-4346
時間分期
1928
交通方式
機車、汽車、公車
撰寫者
謝奇峰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