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泰藥行第一代沈文會,1921年出生於下營鄉大屯村(今屬下營區大吉里),15歲就到臺南民權路北極殿轉角處的仁育堂中藥房(現遷至忠義路巷內,近萬福庵)當囡仔工(童工),踏上漢藥學習之路。之後自行租屋開立德泰藥行,至年過半百,攢足積蓄,再度回到北極殿旁,買下前市長張燦鍙父親的豬肉攤,新蓋3層樓房,經營迄今。
沈文會是目前府城年紀最長的中藥商。他8歲牽牛,10歲入學,雖然成績都在前5名,但家貧只得輟學到藥店當囡仔工。
囡仔工學成後,他又去位於本町的松春藥房(今民權路2段一帶)學習辨識藥性,之後再回仁育堂掌管店面3年,當時駐診的孫輝煌中醫師看他忠厚老實又工作認真,遂免費傳授其診脈工夫5年多。
目前德泰藥行已由沈文會2個兒子沈信宗和沈信楠接手,三女沈淑滿成婚後亦從事中藥業(於和緯路二段南勝昌藥行掌店)。店裡仍維持4、50年前原貌,地板下還留有防空洞。抓藥的檯面是以整塊檜木做成,長1尺9,全無接縫,彌足珍貴。藥櫃沒有刻字,藥材名稱和位置全靠記憶。
店裡的藥材都是自己進地道貨再處理,所以比市面貴2成。除了嚴選藥材,德泰也恪遵古法不取巧,以店裡知名的四珍膠來說,有的不肖業者會用工業鹽酸泡龜板,一個晚上就能處理好,傳統作法卻要泡水半個月,每天換水再用鐵刷刷去筋肉鱗片才能使用,20斤龜板加60斤鹿角熬15天才能做成20斤四珍膠,足見老字號經營逾一甲子的堅持與獨到功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