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

跟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有關的相片,第3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

這張老照片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於1929(昭和4)年所攝,由日本和歌山縣蓮沼正先生提供與授權,2006年,羅東林區管理處將相關照片整理成《太平山古往今來-林業歷史》一書,成為了解太平山林業史與員山生態教育館起源的重要文獻,見證當時先民運用水資源的智慧。

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1916(大正5)年設置員山鄉,為宜蘭第一座貯木池,當時水池面積約3萬坪,位置大約在現今員山公園附近。1924(大正13)年前,太平山木材在土場(山上木材集散地)藉由蘭陽溪,以「管流運材」方式,經過30公里順流至宜蘭員山貯木池,成本低廉且操作簡單,但遇到洪水期,大量木材便會流向海中造成損失。

1922(大正11)年,當蘭陽溪天送埤發電所啟用,1924(大正13)年運材森林鐵道「五分車」完工後,改利用小火車從土場運送木材,宜蘭出張所也跟著遷移至羅東。

隨著林業重心由宜蘭移往羅東,員山貯木池在1923(大正12)年起停止使用。羅東成為木材集散重鎮,帶動羅東地方百業興起。羅東出張所即今位於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內。戰後改稱為羅東山林管理所,1960年羅東山林管理所與太平山林場合併,成立蘭陽林區管理處。

1924年以前,員山工作站控管著伐木、集材、運材,以及貯木池木材進出,1960年後,員山工作站納入蘭陽林區管理處,隨著林業生產事業機構組織改組,與廢省改隸,現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管轄。2009年員山工作站經林務局重新規劃後,於舊址新建館舍,成立員山生態教育館,以「宣傳生態資訊、落實保育行動」為宗旨,開啟員山生態教育館的新任務。


圖片著作權利註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提供(僅限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1次性使用)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宜蘭出張所員山貯木池 / 撰寫者:陳宜伶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9667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取得對象
蓮沼正
取得方式
贈與
管理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提供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員山貯木池
撰寫者
陳宜伶
貢獻者
捐贈者
蓮沼正

出版策畫者
林鴻忠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6
ISBN
9860074852
媒體類型
照片
出版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存放位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材質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