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家除喪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malraw除喪儀式,也就是當夫妻任何一方過世時,未亡人在喪期屆滿後,必須帶子女和夫家親屬回娘家。現在生活繁忙,若有兩件事情要處理會於同一天做兩種儀式,像是影片中高家的媳婦要處理除喪的問題,還有回娘家的事宜,先除喪,再回娘家。

在做這些儀式時,會請長者來幫忙說話,不會是自己家族的人,娘家這邊會請一位來幫忙,喪家這邊也會請來一位,來做溝通。

片中也有一項貼草儀式,以口水沾黏,把天胡荽葉片貼在小孩子的雙頰與額頭,並把孩子給舉起,象徵著小孩會健康成長、茁壯。

片末段帶著媳婦象徵性的鋤地,意思也代表著事情過了之後就要正常工作了。每個地方的象徵性的工作都不一樣,有些鋤地,有些則是砍木頭,像是錢家的除喪。

在賽夏族的生命禮儀中,「回娘家」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過程極為繁複及耗費財力,與漢人社會的回娘家習俗大不相同。賽夏族女性一生中,通常要進行多次不同階段的「回娘家」,包括新婚後回娘家(monSaySa'ip),生第一胎後回娘家(mal'az'aza ka korkoring),子女成人後回娘家(maSpalaw),過世後回娘家(malraw),以及活到老時回娘家(ho:rara:ol),賽夏族人相信回娘家儀式是否做得圓滿,往往關乎家庭成員與後代子雖是否平安,當家中發生不幸或意外時,經常會把原因歸咎於回娘家沒有做好。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高家除喪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中港溪產業文化復耕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Media&id=29666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苗栗縣中港溪產業文化復耕協會
創作者
阿島.武茂.撒萬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04/08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