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百日關

百日關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早期西方醫療知識不普及,嬰兒夭折率高,因此衍生出各樣生育習俗,希望嬰兒能平安長大;其中最被看重的就是過百日關儀式。根據《97年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報告書》,許多生育習俗已隨醫療知識普及化而消失,過百日關儀式算是馬祖地區現在還保留非常完整的習俗。該報告書指出,過關儀式源自於早期家庭對嬰兒需求不太了解,認為孩子常生病、不吃奶是因為邪神惡煞作祟,因此在嬰兒出生滿百日後,需要請道士舉行「百日關」之過關儀式,破解孩子生命中的各種關煞。

事主在過百日關儀式前,需要備妥5套十葷、十素的供品和鮮花,道士會協助在家門口擺設方桌,並且鋪設「臨水陳太后」的桌裙,桌上會放置1對蠟燭、10只注滿酒的酒杯、1只香爐並且插上香。接著道士會在屋內掛起臨水夫人及三十六位宮婆畫像,擺起香案及第一回合的供品,然後點香、搖鈴、吹角、誦經請神,等到請神到壇上後,換上另一套供品再焚香、搖鈴、念經。數次後,道士就會剪富含吉祥寓意的紙花佈置關門,家屬安置斗燈,接著道士會誦經,引領抱著嬰兒的家屬「穿關門」,把嬰兒命中要過的關都過了,再開始「謝奶」,感謝神明帶領嬰兒通關,最後把神明送回天上,稱為「送奶」。整個儀式約需要8小時。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百日關 / 撰寫者: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id=296445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馬祖藝文協會(2009)。生命禮俗普查表。97年度連江縣民俗及有關文物普查計畫(信仰、生命禮俗)成果報告(頁414-465)。連江縣:連江縣政府;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2019)。陳柏儒【錄音】。連江縣政府108年馬祖文化記憶庫-馬祖學知識創建計畫現勘紀錄(9月27日),南竿鄉福沃村。
所屬族群
其他
所屬族群說明
閩東文化
舉行時間
村民嬰孩出生百日後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