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猴硐的地名變遷

猴硐的地名變遷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這是一張拍攝於民國104年(2015)3月的照片,背景是新北市瑞芳區猴硐貓村的地名解說牌。直至民國70年代(1980年代)之前,猴硐一直是台灣北部重要的煤礦產區,也因為煤礦的開採,形成了熱鬧的聚落,後因產業沒落,直至貓咪觀光旅遊興起,才重新有了新的產業機會。猴硐的變遷不僅在其產業的更迭,其地名也歷經數變。因猴子大量聚集而被瑞芳在地人稱呼猴洞,因日治時期開始發展煤礦開採,忌諱礦坑有水,故將猴洞改為猴硐;後因國民政府從大陸播遷來台,開始針對台灣地名進行淨化運動,將猴硐改侯硐,直至民國94年(2005),應地方耆老及文史工作者的要求,新北市政府公告改回「猴硐」的地名。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猴硐的地名變遷 / 撰寫者:鄭維鈞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29628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鄭維鈞
時間起
201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