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以植物為原料的傳統掃具中,民俗文化意涵最豐富的非「槺榔帚」莫屬,不但「綁單不綁雙」,一般還只能「買雙不買單」,掃天掃地,又稱「天地掃」,在塑膠掃把問世前更養活了許多家庭,堪稱史上最強掃帚。製作槺榔掃帚所需工具如下:
柴刀----紮綑後將握桿刺手的鬚鬚給修乾淨、桿柄地方進行修齊、截斷多餘槺榔葉片修整成圓弧面…等都是使用柴刀。
木頭----使用柴刀時需固定於一塊木頭平面上。
老虎鉗----用老虎鉗夾住鐵絲固定用。徒手握鐵絲不好施力很容易受傷,因此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較容易使力,也可以避免刺傷手。
鐵絲----用來紮綑槺榔帚的綁材。臺灣中南部各地都有綁製槺榔帚的傳統,綑製槺榔帚的綁材則因地而異,有的地方仍沿襲古早的習慣,利用月桃莖幹纖維搓成細繩做為縛綁的材料,嘉義朴子德興社區如今則使用鐵絲為綁材。
自製工具----將一塊木頭削磨成三角方便手握,上面密集釘滿二排釘子,因為槺榔葉乾澀而且多細刺,一不小心就會刺傷皮膚傷痕累累,自製工具可以幫忙把槺榔葉梳理成細條,更易於清掃。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