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嘉義縣_朴子市_槺榔掃帚_材料_槺榔1

嘉義縣_朴子市_槺榔掃帚_材料_槺榔1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嘉義縣_朴子市_槺榔掃帚_材料_槺榔1

寶島的槺榔傳奇-臺灣海棗 (Phoenix hanceana Naudin)


棕櫚科 Arecaceae

俗名:桄榔、臺灣桄榔、臺灣槺榔、槺榔、姑榔木、麵木

產地:臺灣全島低地及海岸荒地。常見於恒春半島、東部海岸及各離島的海濱丘陵地。

分布:中國東南部、海南島及香港。

用途:公園、庭園、校園之盆景及行道樹,另可炒食或煮食,老葉可作成的的掃帚。

性狀:常綠中型木本植物,莖高達7-8 m,無刺,幹下部稍細。莖之節與節間不明顯,其上布滿落葉後留下的疣狀落葉痕跡,徑可達30 cm。羽狀複葉,小葉線形,排成4列,先端尖銳,下部的小葉刺狀,基部者退化成刺狀。在葉柄上作直角狀著生,長約30-50 cm,不具中肋。花雌雄異枺,花序肉穗狀,佛燄苞橢圓形,雄花有3花瓣和 6 雄蕊,雌花3心皮和3柱頭。果實長約 1.2 cm,剛成熟時為橙黃色,最後變成黑紫色。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嘉義縣_朴子市_槺榔掃帚_材料_槺榔1 / 撰寫者:支流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9556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撰寫者
支流有限公司
創作者
支流有限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