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黍果實
古人認為稷是百穀之長,穀神也因此稱為「稷」。古代稱掌管農事的官則為「稷」。本種是人類最早的栽培穀物之一,稈葉可為牲畜飼料,穀粒因富含澱粉,可供為食用或釀酒。由於長期栽培選育,主要可區分為黏或不黏兩類,本草綱目稱粘者為黍,不黏者為稷;民間又將黏的稱黍,不黏的稱糜。
貴黍的植物形態類似玉米及高粱,果實成熟時與稻米大小差不多,熟時為紫黑色,果實半成熟時,將稈上部割下,再將成熟的貴黍利用甩脫或機器將莖稈上的果實完全脫落,分別曬乾,果實曬乾可以作為飼料,稈則綁成一大束一大束,進行日曬,待完全乾燥後,將莖稈捆綁而成為掃把,然後再次進行日曬防止發霉。
曾經貴黍在中南部地區是普遍栽培的物種,但在很多人的手中眼中早已經消失遺忘,更有許多農民其實未曾種植過甚至未曾看過,僅有少數農民保留種子並少量種植。種子的來源得來不易。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