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虎井沉淵尚沉沉(三)

虎井沉淵尚沉沉(三)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虎井沉淵尚沉沉(三)

虎井沉城歷經近200年,仍然沒有一個確確的說法,是我們不想解開此謎或是真的做不到呢?我試將時間回溯百年前,看看我們澎湖先人探險的勇氣與利用虎井沉城的智慧。明治38年(1905)9月5日《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虎井沈城>
澎湖島虎井嶼山東首。近海約一里餘海底有沈城一座。屹立聳拔。其雉堞灰磚。宛然不稍移動。近有桶盤鄉漁人十餘。搖一網船。在此沈城內布網圍烏尾冬魚。計得七八百斤之數。有善泅水能禁氣者。在城內周行一遭。云此沈城比媽宮城略小。東西南各造一門。惟北門無有。城樓亦不甚軒宏。風日晴霽之時。水清見底。游魚可數。往來雉堞間。悠然自得。見人不甚畏懼。第此城不知建於何時何代。或謂荷蘭踞澎之時。即築有此城在山上。以資防守。不知何時翻落海中。仍依然屹峙。斯亦海客談瀛者之一奇觀也。
百餘年前,澎湖的先民憑藉著一口氣,潛入虎井沈城海域利用沉城的雉堞灰磚圍網捕魚,並將虎井沉城的規模外觀作清晰的描述:「此沈城比媽宮城略小。東西南各造一門。惟北門無有。城樓亦不甚軒宏。」多麼精采的虎井沉城!百餘年後,我們有最先進的裝備與技術,若有一顆探究的心,怎能視先民們的成果於不顧?
許玉河/20180316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嶼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4905556
所在地-經度
119.5277778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許玉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