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夜皇都

夜皇都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夜皇都位在臺東市舊街區,臺東市的舊街指的是由鐵花路、博愛路、四維路與臨海路所圍起的範圍。臺東市的復興路在日治時代將這一帶規畫成料理亭(特種行業)指定區域。民國90年(2001)臺東縣政府通過「臺東縣管理娼妓自治條例」後,僅剩下夜皇都是合法登記的妓女戶。

在民國五六十年代,繁華夜燈初上,打扮時髦的女人在門前招呼客人,夜皇都在民國51年(1962)登記營業,據說當時生意相當好。民國90年(2001)年後生意越來越差,在裡面工作的性工作者也越少,至民國98年(2009)年撤銷登記,最後一位有執照的性工作者,將工作證繳回臺東縣警察局後,夜皇都正式結束營業,如今只剩下被時代淘汰的記憶。

臺東平原早期為卑南族與阿美族的居住地,寶桑一詞源自於阿美族語的「Paoson」、「Paposogan」,意為有小丘的地方。臺東市最早開發的地區為現寶桑路一帶,清道光年間此地已有平埔族駐留,後於同治末年期間漢人定居於此,其稱之為「寶桑庄」。現寶桑路一帶被稱之為舊城區,走在街上可以發現許多歷經歲月風霜的特色老店與歷史建築,現仍佇立在寶桑街上。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雷珺珺,龍衎,吳光婷,林子煜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