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彰化縣_福興鄉_地膚草掃帚_工序9

彰化縣_福興鄉_地膚草掃帚_工序9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彰化縣_福興鄉_地膚草掃帚_工序9

彰化縣福興鄉西勢里,靠海且氣候乾燥、土壤鹽化,一般糧食作物無法種植。但居民無意間發現當地少有的一種雜草,學名是藜科地膚屬植物(Bassia scoparia),在陽光曝曬後,堅固耐用。於是就用紮線帶將曬乾的草綁成掃帚,販售以求溫飽,但如今已經沒落。

製作地膚草掃帚共有12道工序,此為第9道:


工序-9:修剪掃帚末端的工作,其實也展現了手作人對於自己手中作品的理解與尊重。正如黄張環女士所說的:「這是要給人家買回去用的,東西好用,人家才會再回頭跟我們買啊!」所以就算是嫁到夫家後才開始做掃帚,但為了讓出門辛苦賣掃帚的公公,能夠早早賣完回家,黄張環女士也在婆婆的影響下,開始認真學習做出好看又好用的掃帚。她進一步說起了故事:「我公公就是會去找工廠來賣,因為賣掉的數量一次就很多·。而且我婆婆會種會綁啦,出去賣的工作就是我爸爸我公公,家裡的男生負責。我覺得我公公很聰明,都會去問工廠的警衛問要買幾枝,而且有些長期合作下來,還會等我公公去賣掃帚時才補貨,不像現在有電話可以先預訂。不過也因為用的時間也差不多,有時候兩個月就會去一次。」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彰化縣_福興鄉_地膚草掃帚_工序9 / 撰寫者:支流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29265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撰寫者
支流有限公司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