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福興鄉西勢里,靠海且氣候乾燥、土壤鹽化,一般糧食作物無法種植。但居民無意間發現當地少有的一種雜草,學名是藜科地膚屬植物(Bassia scoparia),在陽光曝曬後,堅固耐用。於是就用紮線帶將曬乾的草綁成掃帚,販售以求溫飽,但如今已經沒落。
地膚草有13道製作工序,圖為第1道。
工序-1:束緊地膚草束
準備好製作的工具之後,手工掃帚製作者就可以安坐在地墊上,將兩腳伸直往前方擺平,再開始從背後拿取第一把成束的地膚草。接著解開臨時捆紮地膚草的外層線條,謹慎抓緊草束,再用尼龍繩繞地膚草束的中段,也就是較靠近草梗的地方,然後連續用力的繞了5圈後拉手把。也就是把手伸直,上半身後仰藉以束緊草束。這個動作是確保每一束的地膚草都可以固定牢靠,因此採訪當天為我們示範的黄小姐還說,她經常必需使出很大的力氣,才能確保自己所做的地膚草掃帚不會一用就散,或者用的不夠久。她也還說,這個階段如果沒有拿到整理的品質夠好的地膚草,就會綁的卡手卡腳,因為還要回頭到前一個步驟。因此黄小姐也說,多加注意地膚草的狀況,比起把掃帚捆成一把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