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悠(巴賽語:Catayo)是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一個社名,分為上塔悠與下塔悠。「塔塔悠」的原意是指女子髮飾,平埔族未婚少女用白色的狗毛和貝殼等編織成髮圈,戴在頭上當做裝飾。位置在今基隆河畔的松山區莊敬里和精忠里北半部。上塔悠在1930年代前是大稻埕通往內湖必經之地,早期有橫跨內湖的吊橋,橋下尚有十多戶潘姓人家,應是平埔族後裔,1990年代因政府整治基隆河而拆橋遷村,「番仔厝」舊名已不復存在。現在台北市松山區內的塔悠路,是繼凱達格蘭大道後,台北市第二條以台灣原住民記憶命名的道路,塔悠路原名撫遠街,2000年莊敬里里民舉行票選,結果塔悠路獲得最多支持,2001年4月正式更名為塔悠路,以紀念曾在這裡生活過的塔塔悠社。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