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棕,顧名思義為生長在山中的棕櫚,也是台灣低海拔山區分布廣泛,幾乎舉目可見、伸手可得的野生植物。
山棕是森林中的常綠灌木叢,其碩大的羽狀葉,可製作掃帚,而長在底部的黑色「山棕毛」, 則是農業時代「簑衣」的基本材料。
製作山棕嫩葉掃把前需經過10道備料程序,圖為程序10。
備料10:陽光曝曬兩三天,水分慢慢蒸發,顏色會由淺綠色慢慢地轉呈咖啡色
一片片整理過後的新嫩淺綠細長葉片攤平於地上,在太陽光下連續曝曬個兩三天後,水分慢慢完全蒸發,顏色會由新嫩淺綠色慢慢地轉呈咖啡色,就代表葉片已經曬乾了。陽光曝曬這步驟非常重要,葉片必須完全乾燥才可拿來製作掃帚,是為了日後使用上比較可以避免潮濕發霉或掃毛縮水脫落的現象發生。編一支山棕嫩葉掃把通常需要用到八、九支的山棕嫩葉。有時候一天無法採收足夠的山棕嫩葉數量,就可以先將以採收的山棕嫩葉整理好曬乾儲存起來,只要曬乾,儲存時保持乾燥都不會有問題。
山棕嫩葉掃把相當耐用,室內室外皆宜,只要保存得當,一旦沾濕立即吊掛晾乾,便不易腐爛,平常收納時平放或倒立擺放,掃毛就能獲得良好的保護,耗損儘管難免,但通常一把可以使用兩、三年。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