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南投縣_信義鄉_山棕嫩葉掃帚_備料1

南投縣_信義鄉_山棕嫩葉掃帚_備料1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南投縣_信義鄉_山棕嫩葉掃帚_備料1

山棕,顧名思義為生長在山中的棕櫚,也是台灣低海拔山區分布廣泛,幾乎舉目可見、伸手可得的野生植物。

山棕是森林中的常綠灌木叢,其碩大的羽狀葉,可製作掃帚,而長在底部的黑色「山棕毛」, 則是農業時代「簑衣」的基本材料。

製作山棕嫩葉掃把前需經過10道備料程序,圖為程序1。


備料1:老職人Sa Vungaz上山採收山棕幼葉

Sa Vungaz住在明德部落最高處,小巷道從她的平房之側往上延伸,繞至屋後,通往山上,路寬僅容得下一輛小車,兩旁草木密布,綠蔭濃鬱,野生山棕的身影不時映入眼簾。綁掃把是Sa Vungaz擅長的手藝之一。需要掃把時,只需順著山路走到屋後,見到合適的山棕幼葉,一刀砍下抱回家,曝曬幾天就能動手綁了。她打趣說:「我家後面長了活生生的掃把。」

Sa Vungaz手執鐮刀,邊走邊找,雖然年近八旬,身手仍然矯健,在樹林裡鑽來穿去。山棕到處生長,叢生的大葉片從基部往上伸出,但那不是Sa Vungaz需要的材料。「這才是我們要的。」只見Sa Vungaz握著山棕叢中一根光溜溜的桿狀物,看起來就像除去葉片的竹桿或蘆葦莖。原來那根桿子就是山棕的嫩葉,為外鞘包覆,從外觀完全看不出葉片的模樣。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南投縣_信義鄉_山棕嫩葉掃帚_備料1 / 撰寫者:支流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29150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撰寫者
支流有限公司
時間起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