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桃園龜山壽山巖:陳天乞代表作品《化干戈為玉帛》

桃園龜山壽山巖:陳天乞代表作品《化干戈為玉帛》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桃園龜山壽山巖:陳天乞代表作品《化干戈為玉帛》

本件作品上方題字干戈玉帛,為化干戈為玉帛之意,據陳天乞大師孫輩陳世仁匠師受訪所言,陳天乞大師本人識字不多,推測為廟方或徒弟所寫。本幅位於主殿屋簷,人物大小約三十公分,為2019年與匠同行陳天乞專題拍攝。

泉州洪派剪粘五虎將之首,作品遍佈海內外,總計百餘家,業內尊稱為「乞司」的陳天乞。雖然留下無數傳說,但這位匠師的身世,卻寡為人所認識。土庫順天宮的百餘尊陶偶,平鎮褒忠祠的精彩黃河陣,桃園溥濟宮的超華麗排頭更精彩的是萬華龍山寺的左右對場。走南闖北,甚至遠及日本長崎,為當地的孔子廟,留下了台灣人的手筆。但由於年月漫漫,加以廟宇改建,風雨吹襲,甚至有竊賊盜取變賣,乞司目前存留在台灣的完整作品,已經極為稀有,成為了不僅是一個時代,也是相關手藝歷史上的珍品。經由陳天乞之孫陳世仁的引導,班馬傳媒採訪團隊費經多時,走訪北中南各大廟宇,追蹤乞司存留下的古老作品。煙火裊裊,長久時光內被熏黑的水車堵中,重新發現陳天乞。 

壽山巖觀音寺為桃園市市定古蹟,以雕塑裝飾聞名,包括木雕、石雕、彩繪及泥塑等。木雕題材大多為花鳥、走獸、吉祥物、人物等,並採取對稱的佈局。作品多源自日治時期大正4年(公元1915年)由漳派名師陳應彬(公元1864年-1944年)主持大修所留下,石雕及木雕做工考究,以中國古代祥瑞獸螭虎造型,用來支撐建築重量的溜金斗栱(就是以槓桿原理支撐屋簷重量,以求平衡的設計)造形優美。民國52年(公元1963年)再度整修時,廟頂工程剪黏及交趾陶為名匠陳天乞(公元1906年-1991年)所做,是欣賞重點。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桃園龜山壽山巖:陳天乞代表作品《化干戈為玉帛》 / 撰寫者:班馬傳媒 拍攝程堂榮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班馬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9092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班馬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班馬傳媒 拍攝程堂榮
創作者
陳天乞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7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