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輪渡站位於中洲漁港內,原本位置較偏南,靠近著名的地瓜酥,後來才遷移到現址,因為隱藏在巷子內,很少人知道中洲輪渡站的正確位置。
中洲輪渡站肩負「前鎮-中洲線」,在早期過港隧道尚未興建前,是旗津居民來往前鎮的主要航線,尤其是到前鎮加工出口區上班。在尚未有渡輪時,居民是靠搭乘民營的汽船或舢舨通行。
1973年9月3日時清晨,一艘由中洲開往前鎮的「高中六號」民營渡輪,因超載及機械失靈而翻覆,當時船上載著正要前往前鎮加工出區上班的25位未婚女性,這些住在旗津中洲地區的女性勞工全數罹難,經市政府與地方仕紳協調,決議合葬。2008年,為感念這些女性勞工為臺灣經濟成長的努力付出,將「二十五淑女墓」改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
1984年,過港隧道開通後,搭乘渡輪的乘客減少,因受限高危險性車輛禁行於隧道的安全規定,「前鎮-中洲線」特別開駛專船,供載運瓦斯及化學原料,以補其不足。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