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自立新村位於中壢內壢後火車站後方,民國87年(1998)改建,民國92年(2003)完工,是當地一座大型的眷村,曾住在自立新村的袁爺爺,回憶起過去村子的樣貌,他說道:「從前自立新村房子是由竹籬笆混泥土製成,只有公共廁所沒私人廁所。我有4個小孩,一開始小孩沒這麼多,公家只分配一間丁種房子給我,後來我家裡人變多,政府又再配給一間眷舍,所以我有二間丁種房子,打通中間的牆壁,空間自然增加啦!」袁爺爺表示,眷舍材料簡陋,村民通常會自行增建。眷村人的性格多半刻苦耐勞,儘管生活條件差,仍二話不說挽起衣袖,改善自家環境。這些來自大江南北的眷村人,都有著不同的遷臺故事。袁爺爺談到為何離開家鄉投身軍旅,他說道:「當時社會混亂,我找不到事情做,看見部隊從家門前經過,便跟著一位長官當兵去了。」來自湖南的袁爺爺離家才20歲,年輕時愛吃辣的他成為一名步兵,隨部隊一路輾轉,最後從廣州離開中國大陸到了臺灣。民國52年(1963)分配到桃園中壢的自立新村,是自立新村第一批的眷戶,眷村改建後搬入自立國宅,雖然大樓房子比較好,但袁爺爺還是有點不習慣,他說:「老眷村時鄰居比較有感情,現在把門一關,你不問我,我不問你,大家感情沒這麼好了。」如今袁爺爺已經90多歲,午後,仍會走下樓到中庭散散步,做在椅子上與朋友們聊聊天,偶爾回憶起過去那段艱辛卻又充實的眷村時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