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拱蘭宮左側環湖步道步行約20公尺處,左上方有一陡峭坡道,上面有一棵罕見的黑檀樹,島上居民尊稱為「毛柿公」。龜山島的毛柿分布是目前最北的一棵,樹幹周長近3公尺、樹高約20公尺,樹齡有200多年,在清國時期馬偕牧師登島時,就紀錄過有這棵樹木。毛柿約在八月下旬成熟,成熟期一個月、一個月半,果香濃韻,果實上有細毛,利用龜尾湖潭水清洗後即可食用,是島民們難忘的果實口味。 毛柿公是島民重要的信仰之一,過往島上醫療資源相當缺乏,居民所賴以信仰慰藉的就屬拱蘭宮與毛柿公了,不論大人或小孩,一旦生病就會往這二處去祈求身體安健。連剛出生的嬰兒,其父母會帶著去樹下拜拜,並且給毛柿公作「契子」,就是希望能保佑孩子平安長大,而後的每年農曆七月七日也會拿著貫線的銅錢、米糕或四方糕當作貢品,大大小小,來到樹下,祈求平安。同時,也讓這「義父」能看顧孩子們,平安長大。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