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湖山國小藍染技法之綁染

跟湖山國小藍染技法之綁染有關的相片,共3張
跟湖山國小藍染技法之綁染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湖山國小藍染技法之綁染有關的相片,第2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湖山國小藍染技法之綁染

2003年湖山國小開啟藍染工法的推廣,試圖透過課與活動方式,將手工藍染發展為北投環保的微型產業。

藍染的方式又分為夾染、綁染、縫染及型染。照片為湖山國小綁染的作品呈現。

綁染技法染布操作過程是:(1)1、將完成綁染的染布充分浸濕再擰乾。(2)入染缸染,充分的浸在染液之中,約五分鐘起缸氧化,重複入缸、氧化的步驟,直到理想的藍色色度為止。(3)完成染製後將綁線去除,攤開染布充分氧化。(4)

氧化完成後入水漂洗,直到不掉色為止。(5)晾乾完成作品。湖山國小顏世廷老師說,將綿布對折成塊狀,用線綑綁,放入染色中,可以染出條紋或方紋;利用各種摺疊法與各種綑綁法,也可染出不同花樣來;也可以將白布以橡皮筋綁出一個個小啾啾、或綁黃豆,或是將布打結再加以浸染。浸染時橡皮筋、衣夾、髮夾、迴紋針等綁緊處、或布料糾結處吃不到藍色素,會形成白色有趣的圖案。是四種染布法中最簡單、最易上手的染法。

湖山國小多元的藍染技法呈現藍染的不同紋路、特色與文化美學。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湖山國小藍染技法之綁染 / 撰寫者:鄭弼偉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id=28390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撰寫者
鄭弼偉
主辦單位
台北市湖山國小
保存者/保存團體
台北市湖山國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