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精肖像畫,又稱「擦筆畫」,是西洋攝影術傳入中土後,在民間激發的新畫種類。二十世紀初,臺灣照相館紛紛成立,人像照的出現刺激人們對紀念像的大量需求。由於早年攝影不普及和技術上的種種不便,民間興起了模仿人像攝影效果的炭精擦筆畫。日治時期臺灣寫真館漸趨普遍後快速沖洗照片逐漸取代費工炭精畫,許多畫師轉行學習攝影術或修底片。 本幅炭筆畫作,可以看到畫師依照片樣貌精確地繪出人物形貌,以及現實光影所烘托出的臉部骨肉凹凸效果。畫面左下角標示年代為1933年,作者為蘇家財,為目前較少見之大型仕女炭筆畫像。此作品同時反映了寫真館的攝影師,由畫師過渡到攝影紀實的過程。 蔡文祥—「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展覽 (部分資料來源,出版時間:漢聲雜誌/民間美術1994/03/31)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