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阿婆挑竹凳

阿婆挑竹凳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民國50年代,臺灣尚未步入工業化時代,大部分家具仍依賴手工製作,一位身穿客家傳統大襟衫大襠褲的老婦,從芎林淺山紙寮窩,挑著先生製作的竹椅,一清早步行過頭前溪便橋,要到竹東市場販賣。她的貨品很特別,是一種大人小孩兩用的竹凳,在地海陸客家話叫做「椅轎仔」rhiˊkiau+ er 變調讀 rhi+ kiau+ er ,台語也叫做椅轎。這種兩用椅,正擺就是普通竹凳,橫擺則可讓幼兒坐進去且胸口有小餐桌,不論是小孩自己吃食玩耍或是大人餵食都很方便安全,是農業時代頗具市場性的家具,而紙寮窩地處頭前溪畔淺山丘陵,盛產的桂竹是製作竹器的上等材料,農閒時製作各種生活器物販售是農家重要副收入來源。 葉裁在竹東市場發現這位阿婆,聊天後,詳細問了她出門的路線和時間,提早到竹木便橋前等待。 第一次拍攝並不理想,想很久才領悟到是視角問題,第二次拍,特別搬了很多石頭疊高,用俯角角度完整呈現山、河水、木板橋和人物,做到了平視或仰角無法呈現的、大自然裡小人物與環境的關係描繪。 主角在橋的中後段,迎面而來產生一種構圖的逆勢張力,那天清晨正好有風,橋下的水有波紋,阿婆為了維持平衡感,頭低著,她的雙腳正跨步行進、雙手扶著貨物平衡,人與山沒有重疊,地平線也沒有切割到她的身體,遠方還有趕路人,畫面具備了前中後景的透視和延伸。原作的臉部本來背光偏暗,經過暗房處理讓臉部淡化、凸顯表情,遠山加濃,木板橋也加深,視覺的立體和完整使人物的勞動情境更加鮮明深刻。 古少騏—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葉裁
日期
年代: 1965~1970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