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於清代時期的鹿港龍山寺,為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築,亦是規模最大的龍山寺,1983年經指定為一級古蹟。長條形的建築結構是此寺最顯著的特色,由前至後依序有五門殿、正殿與後殿,每一殿前有空曠的埕地,左右兩邊為二廂迴廊。攝影家林柏樑曾表示,無論在空間、氛圍和細部上,鹿港龍山寺均是最受其青睞的廟宇。 林柏樑1975年同畫家席德進習畫,十分關注臺灣民俗文化的席德進,1960年代未從歐洲返臺後,便至臺灣各地老街、寺廟訪查,亦帶領林柏樑認識古蹟與民間藝術,奠定林柏樑日後對臺灣民俗的探索。作品〈輕觸傳統的體溫〉,由龍山寺的右上方取鏡,畫面中,寺廟的右廂斜跨對角,左上方表現出正、後殿屋簷一角。在正午陽光的映照下,廂廊的屋脊反射出光澤,隱約地透露出攝影家對古蹟遭遇精修的擔憂。 吳佳蓉-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 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