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九水門〉

〈第九水門〉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建置於河川堤防上的水門,其功用是在河川水位上升時,阻絕河水倒灌進城市中,避免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平時則為開啟狀態。淡水河第九號水門現今為玉泉疏散門,位於大稻埕碼頭不遠處。早年河川尚未污染前,人與水的關係親近,台北四周素有舟楫之利,可運輸貨品、捕魚維生,婦人會至河邊浣衣,孩童則會在水邊遊玩嬉戲。 淡水河畔風光是李鳴雕為人所知的作品主題,他對橋、船隻和岸邊活動的描繪總是自然生動、富有感情,紀錄許多日常水岸風景。這張〈第九水門〉以接近垂直的俯瞰視角,捕捉下水門與兩名婦女,其中一名背著孩子,她們都沒有意識到鏡頭的存在,自在地行走。構圖上巨大的水門佔據了畫面大部分,產生雄偉的視覺效果。光線從右方照射,位於逆光處的水門形成明顯的暗部,鋼鐵的水門構造搭配水泥的堤防,形塑工業機械之美,是攝影家出色的作品之一。 劉怡慧-「110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李鳴鵰
日期
年代: 1946~1946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