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空古道

石空古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據查「石空」原是位於梗枋溪上游谷中的小村落,居民為早期由雙溪鄉烏山地區移入開墾,後因山壁遭河流侵蝕、狀如山洞因而得名,根據《噶瑪蘭廳志》的記載,當時自艋舺至宜蘭城之間的官道須繞經台灣東北角,約二百里之遠,商旅咸感不便,於是民間另走出一條捷徑,從頭城外澳附近,取向西北,斜過石空仔山,再經由平溪出汐止,使距離縮短為一百二十五里,「石空」即位於這條淡蘭古道的路線上,為淡蘭古道支線之一。另《噶瑪蘭廳輿圖纂要》也提及,道光年間,駐蘭營的千總黃廷泰曾率員入墾雙溪,即是經由石空古道進入雙溪鄉。隨著時代的演變,山區生活日漸不便,石空聚落的居民也紛紛遷徙下山謀生,目前只見一小部分遺址。古道原先路面狹窄,後來經政府拓寬,從接天宮牌樓旁的產業道路往上沿著山路直走即到,沿路自然生態豐富,還能鳥瞰龜山島及烏石港,現已成為富有教育意義、適合登山健行的生態古蹟古道。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石空古道 / 撰寫者:莊文生;鐘碧娟;謝淑娟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82905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頭城鎮不詳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8569701
所在地-經度
121.8241581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莊文生;鐘碧娟;謝淑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