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公借膽

「天公借膽」是頭城鎮草嶺慶雲宮(大里天公廟)沿襲傳統借膽習俗文化發展出的文創活動,這項祈福活動於2011年開始,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的天公聖誕千秋日舉行。 向天公借膽有文膽與武膽兩種方式,文膽長智慧、武膽助事業。向天公求借文武膽,源自古代帝王在出征前舉辦的祭天儀式,向天祈求文神武將傍身相助,如今民眾向天公求借文武膽傍身,亦是祈求學業、事業、仕途在庇護下有貴人相助,一帆風順且大展鴻圖。 約二百多年前,早期經由淡蘭古道的先民在路過草嶺古道時,會在古道旁撿一塊圓形石頭,於古道入口的天公廟(慶雲宮)過香爐,以小圓石當作隨身信物,祈求在外拼搏順利,早日衣錦還鄉。另也有初生兒「三朝做膽」以求膽如石大、膽識堅定成長之習俗。如今廟方結合道教信仰、在地風光、文化創新,設計文膽、武膽吉祥物,在供信眾祈福安心的同時,保留和延續傳統文化習俗。

基本資訊

  • 地點-地址
    濱海路七段33號
  • 地點-縣市區
    宜蘭縣
  • 撰寫者
    莊文生;鄭文嵐;高璇
  • 時間迄
    年代不明
  • 地點-緯度
    24.9696319
  • 地點-經度
    121.9252862
  • 時間起
    201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