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游錫堃任宜蘭縣長時,為開發地方文化特色,全縣12鄉鎮各自創作一個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節慶活動,以作為宜蘭縣的觀光文化資源。當時的蘇澳鎮在觀光協會總幹事廖大慶的建議下,提出以南方澳的特產「鯖魚」為主體的節日活動,於1997年的10月10日連續三天創辦了第一屆的「鯖魚節」,結果成為當年度縣內十二鄉鎮轟動成功的活動。 接著十年下來,「鯖魚節」雖延續辦理,可是卻因主辦單位的逐年更替,漸失初衷,讓逐活動漸流於形式而缺少文化內涵。後地方有識之士意識到保留地方文物及推廣地方文化的重要,成立了「宜蘭縣討海文化保育協會」並開始著手地方文化活動的推動,因鑑於歷年「鯖魚節」空洞的文化內涵,於2008年主動介入參與節慶,並同時推出「鯖魚祭」活動,以加強「鯖魚節」之文化內涵,動員的大量人力都以本地人士為主,其中一項「火化鯖魚,回歸自然」的活動更是引起很大的稱贊與回響。2009年的「鯖魚節」,「鯖魚祭」文化踩街及「火化鯖魚,回歸自然」等項活動成了節日的重頭戲,從增加的參與人數和大量的媒體報導,可以看出南方澳的「鯖魚節」已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內涵,並成為一個具有可看性的國內重要節慶活動。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