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平山羅東森林鐵路智腦八號隧道

太平山羅東森林鐵路智腦八號隧道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0

太平山羅東森林鐵路智腦八號隧道

1906年(民前6年)日本理蕃警察路過梵梵山隘勇路時,發現蘭陽溪旁古木參天,1915年日開始在蘭台進行小規模的採伐,然後用濁水溪水流把木材管流(亦可稱流放)至宜蘭員山之貯木場貯放,但由於濁水溪因風災水禍等氣候之因素,常使得濁水溪之水流速度或高漲低落及河道的改變,而影響了流放木材之運輸效能與成本,於是日方在1918年開始規劃興建太平山羅東森林鐵道。   當初竹林站起至土場間共為36.95公里,其中土場至天送埤間因須經多處河川,路基均沿著濁水溪南岸行使,建築之橋樑及隧道特別多,相對的每年受氣候災害及雨季山洪爆發影響的侵害,往往使得修復的經費非常巨大。   土場至天埤間共7座隧道,由於宜蘭土質即屬易碎之片頁岩地質,全部隧道都採人工素掘,為防止隧道頂之崩塌,都以木採支撐鞏固洞壁,可見當時工程之艱鉅。迄今已逾百年時程,建物依舊完好佇立,此隧道不但成為部落的重要史蹟,同時也印證著部落的歷史步履。目前智腦隧道編名為8號隧道(省略4號),同時已申請為宜蘭縣政府歷史建築,同時也是部落文文生態導覽的重要解說點。   過去此隧道曾經是二次大戰期間空襲時部落族人的防空洞、也是部落族人過去到溪邊撿(節錄)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大同鄉宜蘭縣大同鄉樂水部落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59901
所在地-經度
121.530053
是否開放
撰寫者
曾勝二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