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愛路上的「福龍宫」是中壢最古老的伯公廟,大約建於淸乾隆年問,先民到此開疆闢地,人畜興旺五穀豐收,為感謝上蒼眷顧,築石爲碑,以「福德正神之位」敬拜,當時稱為「庄頭伯公」。
大正年間在地仕紳慷慨解囊下改建,落成時命名為「福龍宮」。右側屋簷下,有塊大理石石碑,記載昭和年間(1930)信徒捐錢購地的芳名錄(原有石碑斷成兩截•被收越保管)。福龍宮是老溪街的「庄頭伯公」,面朝外,為庄民「擋煞」,守護著老溪。
其盎然古意,莊嚴肅穆,巍巖建物,成為中榮里、中建里、中壢里三里重信堅定信仰中心,更盼執事者本著「問心管理,善用資源」為宗旨,至不失獻地及捐款者之義行,藉此以扶正風俗,立後昆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