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二八和平公園露天音樂台

二二八和平公園露天音樂台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二二八和平公園露天音樂台

二二八和平公園落成之初,公園內僅有中央噴泉、音樂台,與日治時期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雕像,其中音樂台被視為伊藤博文的「紀念物」。最早音樂台為八角涼亭形式,觀眾座位呈360度環繞於四周。屋頂歷經「圓頂」、「尖頂」、「平頂」等不同時期的造型。直至1935年舉辦「台灣博覽會」時,原本涼亭式音樂台才改建為半圓形舞台,正對扇形的觀眾席,形制沿襲至今。1960年代,舞台兩側白鷺鷥在藍天白雲翱翔的馬賽克壁畫,為畫家吳隆榮所作,經整建後,如今已不復見。 近年二二八和平公園露天舞台前木椅因年久失修,多次造成民眾受傷,台北市政府公園處故於民國2018年開始全面重建觀眾席,新座椅保留木製材質,鑄鐵椅腳改成水泥椅腳,和原始設計大致相同,並增設無障礙空間和可以回收利用雨水的「雨撲滿」。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二二八和平公園露天音樂台 / 撰寫者:崔燕芳、張雅智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7609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崔燕芳、張雅智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