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三峽秀川街

跟三峽秀川街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三峽秀川街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位於新北市三峽區的秀川街,雖然現今看起來是蜿蜒小巷,卻是三峽第一條街。清朝乾隆17年(1752),泉州安溪李氏族人渡海來台,3年後同鄉的董日旭也來到三峽拓墾,三峽最早的聚落「公館尾」就此形成,範圍包括鄰近三峽河之清水街及秀川街。「秀川」之名始於光復之後的行政區重新劃分,由於靠近河岸才命名為「秀川」。

秀川街在清朝時是商店街,舊碼頭位於此處,商帆雲集、風光一時,在日治時期逐漸沒落,商店轉移至現今的三峽老街。秀川街上的宰樞廟緊臨河岸,廟宇本身是三峽最早的信仰中心,建於乾隆42年(1777),原先是李家家廟,後來更供當地百姓朝拜,於民國103年2014被指定為市定古蹟。

當年交通倚賴轎子,不然就是徒步行走,同時基於住家保暖考量,街道不需要太寬,現今的秀川街仍保留了清朝時期的寬度,除此之外,至今依然有不少紅磚古厝,並舖設具有特殊意象的紅磚步道-用3塊橫的磚頭拼接成三峽的「三」,3塊直的磚頭拼接成秀川的「川」,表示這裡是三峽秀川;約在民國105年(2016)前後,更邀請畫家繪製壁畫,呈現三峽傳統產業,讓大家可以認識、體會早期三峽的古樸風情。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秀川街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9343079
所在地-經度
121.3718509
是否開放
撰寫者
甘樂文創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