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東東河舊橋

臺東東河舊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東河舊橋位於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和成功鎮信義里小馬交界處,建立於日治大正10年(1921),最初設計為寬0.9公尺的狹長吊橋,橫跨馬武窟溪。大正14年(1925) 被暴風吹毀墜落,重建後橋身以檜木建造,重達67噸;當年設計此橋的吉田技師,針對河岸兩端不同的地質型態,將南側橋身設計為支柱型橋墩以增添穩固性,配合北側的硬岩地形則改以拱橋的方式。使用了8對超過168公尺的鐵索將橋身懸吊起來,可以承受上百噸的重量;為了紀念吉田技師的貢獻,將橋命名為吉田橋。戰後,吉田橋改稱為東河橋。民國42年(1953)改建為鋼筋水泥橋,民國81年(1992)因應臺11線拓寬,另行興建新東河橋,東河舊橋轉為替代道路。民國91年( 2002)因舊橋年代久遠,不勝負荷,東河鄉公所決定封橋,僅供行人使用,而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在橋北設置東河橋遊憩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台東縣政府文化處
所在地-地址
東河村和成功鎮信義里交界處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2.976088
所在地-經度
121.304864
是否開放
現況
良好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5-0314-2:片羽永恆:臺東縣文化資產老照片集(2016,原鄉興業企劃小組撰稿,臺東縣政府,臺東縣政府),頁128-129。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民國戰後時期
撰寫者
高翊寧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