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佳里老街

佳里老街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佳里,舊稱蕭(土龍),以前是西拉雅平埔族蕭(土龍)社大本營。有街市的最早發展記錄在《續修台灣府志》,清康熙年間,是濱海民番貿易之處,到了清雍正年間(1723~1735)越來越繁榮,且因其地理位置東通麻豆、南接西港、北達佳里興、漚汪,地位日益重要。

佳里老街,位於現今中山路,從金唐殿前聚集成市,一路朝北到北門農工、中山公園,綿延大約3公里長,是典型的一字街,當地亦有「蕭?長麻豆闊」俗諺流傳業四是麻豆街為十字型市街,而佳里則是細長型。

因昔為平埔族大本營之故,佳里老街最早保留漢番交易的型態,後來隨著漢化加上蕭(土龍)社遷移,這一整條街也就演變成為漢人交易的街市,清朝以前是傳統閩式街屋,日治後,才改建成今貌。

2000年一場火災,金唐殿正對面的老街屋整排遭燒光,僅剩金唐殿兩側的零星街屋,猶然保存零星幾棟外觀依然保存完整的巴洛克老屋,但多數均已是新建的樓房,古味盡失,不若新化老街大規模保存老街舊有風貌。

桔井中藥行是佳里老街歷史最優久的店,店舖山牆裝飾藝術,同時也是佳里老街老建築群中最精巧、繁複。

佳里老街的金唐殿,廟前為市場,廟後為學堂,至此成為蕭(土龍)地區經濟貿易及文教中心,逐漸興盛。金唐殿保留完整剪黏名匠何金龍珍品聞名,經核定為市定古蹟,名列南瀛百景之一,佳里金唐殿則與歸仁保西代天府、北門南鯤鯓代天府,稱為南瀛古三大代天府。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佳里老街 / 撰寫者:曹婷婷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73641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臺南市佳里區中山路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162224
所在地-經度
120.176626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曹婷婷,《臺南巷弄文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7。
交通方式
機車、汽車、公車
撰寫者
曹婷婷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